索引号: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一封特殊的“倡议书”
一位耄耋之年、拥有50年党龄的老人从群众最堵心、最期盼、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发出“全镇党员男同志少抽一包烟、女同志少洗一次发,捐款集资修好紫溪街道路”的倡议,并带头捐献一百元,“以后在村里再献”,铮铮誓言、拳拳忠心,生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慢慢把镜头回放……
5月24日大清早,紫溪市镇政府还没到上班时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镇党政值班室,说要找书记镇长。因书记在县里开会,镇长宋小交热情地接待了老人。老人见到镇长,心里有些激动,手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颤颤微微地交给宋镇长,心里松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什么特殊的使命。
宋小交接过信一看,里面是鲜红的密密麻麻写满字的两页纸和一个写着“交镇党委负责同志收启”的红包,红包里装着一百元钱。宋小交很是吃惊,赶紧叫来了镇组织委员……
接下来的了解,既让人万分敬仰又让人深感惭愧。老人不愿意留名,只说自己出生于1939年,现年82岁,1971年7月入党,东安县紫溪市镇人,自参加村党支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心中波澜起伏、激动不已,夜里辗转难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十二个字始终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于是,老人用了几天的时间,戴着老花眼镜,写下了这一千字左右的倡议书。倡议书红纸黑字,字里行间既写下了老人“学党史、悟思想”的心得体会,又写下了老人“学党史、办实事”的无私号召。老人在倡议书的最后写到“嘉兴红船产党床,井冈山是育党篮,长征路上铸党魂,党的思想放光芒”。
宋小交紧握着老人的手说:“镇党委、政府已经将维修紫溪市镇街道列为全镇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通过前段时间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目前该项目已经挂网招标,预计年底就可以修好完工。现在不需要捐款了,感谢您老的好意!”。接过退回的红包,老人连声说:“好!好!好!”。
看着老人满意地离去,宋小交心潮澎湃,心里默默想:“老人的行为,是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一种体现,更是党的精神血脉的一种传承。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服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蒋东新 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