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0000001/2022-00540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东安县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今年以来,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重点任务和重点目标,精耕细作、尽职履责、勇创佳绩,将法治宣传、依法行政、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主业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紧密结合,在保障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县司法局荣获国家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2020届文明单位、2021年湖南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优秀单位、东安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2018-2020)、东安县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先进单位等称号,成功创建芦洪市镇赵家井村、水岭乡水岭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郭杰荣获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称号等。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狠抓普法依法治理,大力提升全民法治思维。法治宣传活动全面铺开。组织全体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开展“元旦春节送法下乡”“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万家”“民法典专题讲座”“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五月农村法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帮助群众提高法治意识,主动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共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9万份,20万群众受到教育。利用“村村响”开展“每日一法”宣传活动,每天定时播放普法知识。为中小学生上禁毒、扫黑除恶等法治课45堂次,25500余名师生受到教育。学法考法再次创造佳绩。认真开展2021年度全县学法考法活动,组织全县共计9884人参加学习和考试,学时完成率、参考率、考试合格率三项指标均达100%,再次并列全省第一。依法治县全面推动落实。召开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系列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印发了《2021年东安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东安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实施方案》,依职能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开展,发挥法治引领作用。法治示范创建再获认可。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成功创建芦洪市镇赵家井村、水岭乡水岭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开展我县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进一步确保创建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力促法治政府建设升级。加强规范审查。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管理,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9份,审查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的相关政府合同51份,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50余条。落实文件清理。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将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相结合,对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期间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12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48件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确认75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另将1件规范性文件重新公告。做好行政复议。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全年代表县政府接收行政复议案件10件,作出复议决定7件,暂未结案3件。完善行政应诉。全面实施“三个一”行政诉讼案件工作机制,应诉各类行政诉讼案件10件,胜诉9件,败诉1件。严格行政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紧抓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等19个单位进行了2021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现场督查,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推动行政执法规范、文明、有温度,实现依法依规治理再提升。
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调解工作。聚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完成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工作,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好邻居”工作机制,全县共选举产生了1206名人民调解员,选出“好邻居”978名,组织集中培训42场,成立人民调解边界联合调解室67个,今年以来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052起,调处成功率99%。开展管理系统培训。共开展了19场次的湖南司法行政基层管理系统的培训,全县15个镇、342个村确定了基层管理系统管理员,实现专人专事专管。压实社会治理。全局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突出“好邻居”调解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好邻居”人员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社会资源、人脉资源、亲情资源优势,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严格规范执法管理,抓实抓紧特殊人群管控。以活动促管控。开展"六个一"走访活动,共走访矫正对象266人次,签订执法承诺书382份,发出意见表317份,收回意见317条,慰问走访困难社区矫正对象38名,给社区矫正对象发放法律书8000余册,取得较好的效果。以联动促落实。组织召开了全县社区矫正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东安县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东安县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全面推进《社区矫正法》实施落地。以评查促规范。开展案卷自评、互评、县区交叉评查、市局抽查工作,共评查社区矫正案件1424起,促进了案卷整理的规范。以服务促提升。开展远程视频会见40起,成功会见35起,因监狱信号故障不成功5起。截至目前在矫社区矫正对象415名,假释1名,监外执行罪犯6名,严管对象28名,无脱管、漏管现象。
落实便民利民举措,做优做强公共法律服务。建措施提质效。致力于简化公共法律服务办理手续,制定出台了《东安县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十条措施》,并分别详细制定了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三项便民利民工作方案,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凸显。承诺制跑一次。对经济困难群众免于审查经济困难证明,承诺做到法律援助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对公证简单事项承诺三日内办结,申请人可添加公证员微信,做到网上审核,实现“最多跑一次”。对一般司法鉴定承诺十五日内完成,保障鉴定效果。强服务提质效。对出行不便的申请人,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制度,开启下班延时服务,以贴心、便利的公共法律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共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和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9件,办理各类公证370件,办理司法鉴定423件,其中为民办实事150余件次,便民利民举措得到落实,群众交口称誉,自发送锦旗2面,感谢信1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目前工作短板
上半年,我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一是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二是普法执法方式有待创新;三是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制约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明年工作计划
1.加强法治宣传,促进法治思想传播。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深入开展“法律六进”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大《民法典》宣传力度,加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全民法律意识。2.坚持依法行政,推动良法善治久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三项制度”宣传形式,加大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力度,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改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3.做强人民调解,打造东安金字招牌。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抓好“三调联动”,推动村级“好邻居”发挥作用,实现“五老”价值升级发挥余力护平安作用,打造东安调解“金字”招牌。
4.做实特殊管控,帮助服刑人员转化。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加强部门联动衔接,维护社区矫正秩序稳定。大力宣传《社区矫正法》,用好信息化监管方式,从严抓好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
5.聚焦民生实事,做优公共法律服务。加强对公证、司法鉴定、律师行业的监管,落实便民利民十条措施,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扶贫济困的职能作用,严格公证质量管理,推进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让广大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