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分享到:
索引号: 4300000001/2023-00293 分类:  
发文机关: 东安县花桥镇 发文日期: 2023-02-04
名称: 花桥镇2023年粮食生产方案
文号 :    
花桥镇2023年粮食生产方案
  • 2023-02-04 17:00
  • 来源: 东安县花桥镇人民政府
  • 【字体:   



花桥镇2023年粮食生产方案



根据县粮食生产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为切实加强我镇粮食生产,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确保早稻、优质稻种植面积,制止耕地抛荒,特制订本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底线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落实“压单扩双”、早稻集中育秧、制止耕地抛荒、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发放等各项措施和任务,确保我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实现我镇全年农业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23年我镇粮食生产总体目标是:实现全镇粮食播种21000亩《早稻种植面积5000亩,中稻种植面积4000亩,双季晚稻种植面积4000亩,集中育秧面积4000亩,旱粮作物8000亩(玉米3000亩,大豆1000亩,其他4000亩)》,实现粮食总产8000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0亩全镇计划落实高档优质稻播种面积5000亩再生稻2000亩水稻机耕机插率达到56%以上,力争农业生产再上规模,提升品质。

三、工作重点

1.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各村居委会要把落实早稻面积作为春耕生产的首要任务,抢抓季节、抢抓进度,按照早稻生产的任务安排,迅速将早稻面积落实到村、组,农户和田块。确保全镇粮食播种面积20000亩,总产量8000吨以上。其中,早稻播种面积5000亩、双季晚稻播种面积4000亩、中稻4000亩、旱粮8000亩

大力实施集中育秧。村居委会要广泛开展宣传,以专业化集中育秧为引领,以扩大早稻生产面积为目标,以早专晚优双季稻区、一季稻插花种植严重区、弃耕抛荒严重区、早稻直播区为重点,以专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村组育秧能手等经营主体为主导,大力推广育秧新模式、新技术、新设施,在全县开展水稻软盘抛秧、机插秧、机抛秧等集中育秧示范。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统筹整合有关粮食产业发展资金,对早稻集中育秧所需种子、农膜、秧盘、化肥、农药等物资按照省市有关政策给予补助。

2.稳定发展双季稻。双季稻生产是我粮食生产增面积、稳产量、提质量的重心。一是要发挥好双季稻适宜种植区的气候生态条件,巩固和发展传统习惯种植区和优势区的双季稻生产。对水利条件有限的高岸田、天水田,要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中稻 + 再生稻。对确实不能种植水稻的田块要引导农民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种,作为粮食面积和产量的有效补充。二是党委书记、镇长、分管农业的领导分别在星火+青塘、苏门+文明、陈樟+刘阳+中塘村创建三个早专晚优双季轮作千亩示范点。大力推进高档优质稻发展,重点推广米质达到国标二等以上优质稻杂交品种,以及玉针香、湘晚籼17号、农香24等米质达到国标一等的优质稻常规品种,不断扩大高档优质稻种植比重。实现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

3.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农事季节内,全镇要加大力度遏制耕地抛荒行为,充分发挥好村组两级组织的动员作用,对长期在外打工农户承包的土地或因缺乏劳力、难以种植双季稻的土地,采取集中流转、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方式推动抛荒耕地复种。要切实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要求,认真核查种植面积,按政策规定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长年抛荒耕地不得再发放补贴。建立耕地抛荒治理长效机制,出台强有力政策措施,确保水稻生产功能区不出现2亩以上连片抛荒现象,水稻生产功能区至少种上一季水稻,狠抓早稻生产恢复工作将早稻面积分解到组,到户,层层分解,分级落实。千方百计扩大我镇粮食,特别是早稻生产面积,力争我镇粮食产量有大幅提升。

4.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农用道路、电网和灌溉等配套设施,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增施有机肥,提高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兴修水利,大力开展机耕道建设及沟渠疏浚,提升水利灌溉水平。

5.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根据上级政策精神,对各村双季稻播种面积、一季稻播种面积、再生稻面积进行实地核查,层层把关,如实上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凡未耕作的丘块取消该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助给代耕者;凡种一季稻的只发一季补贴。坚决坚持“谁种粮补贴谁,种多少补多少,种一季补一季,种双季补全额”的原则。

6.做好全镇的植保防治工作。为了减轻病虫害对我镇农业生产的危害,促进粮食高产,农民增收;在农事期及时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防御信息,大力推广各种高新适用技术,使我镇农民充分掌握病虫害综合防治,争取达到农药减量有效控害。

7.加大对种粮大户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既是对粮食生产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土地经营机制改革的大胆探索,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我镇将加大对其扶持力度提供多样式服务,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种粮大户15户以上,力争粮食生产产业化发展。

8.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充分利用丰富的旱土资源、高岸田、天水田,发展特色旱杂粮,借力大豆玉米带状复种项目,大力创建高蛋白大豆、小籽花生、杂交高粱、菜用加工甘薯、菜用秋马铃薯、小宗杂豆、鲜食甜糯玉米、黑芝麻、苦荞等特色旱杂粮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特色旱杂粮精深加工,推广公司 + 协会 + 基地 +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打造精品名牌,把地方土特产、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镇里分别在苏门、星火两个村建设200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种的示范点2

四、措施保障

1.加强领导。为确保我镇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及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各村(居)要深入贯彻市县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宣传粮食工作的重要性及上级颁发的各种惠农政策,通过广播,宣传标语等媒介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使其深刻的认识到提高耕地利用率,发展粮食生产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3.强化考核。各村干部及驻村干部要深入了解本村耕地使用情况,杜绝任何形式的抛荒现象。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根据相关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年底综合测评。在县政府奖补的基础上,我镇对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完成100%的村补贴秧田300元/亩,完成90%的村补贴秧田200元/亩,完成80%的村补贴秧田150元/亩,完成70%的村补贴秧田100元/亩。对完成70%以下的村干部每人扣除绩效奖300元,对完成60%以下的村干部每人扣除绩效奖400元,对完成50%以下的村干部每人扣除绩效奖500元,对完成40%以下的村干部扣除全部绩效奖。同时对驻村干部同奖同罚,所驻村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完成100%的村奖励600元,完成90%的村奖励500元,完成80%的村奖励450元,完成70%的村奖励400元。对完成70%以下的扣除驻村干部300元,对完成60%以下扣除驻村干部400元,对完成50%以下的扣除驻村干部500元,对完成40%以下的扣除驻村干部600元。对种粮大户及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提出批评。

4.加强培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利用广播,宣传窗口等媒介告知农户生产要点。生产关键时期,包村干部要及时下村进行农业生产指导,确保生产高效进行。

                               东安县花桥镇人民政府

                           20232月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
友情链接

主办:东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安县数据局(东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地址:东安县车站路133号  邮编:425900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0746-4239377(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箱: dadzzw@163.com  湘ICP备16008386号
湘公网安备431122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4311220001

  • 监督一点通
  • 三湘e监督
  • 湖南省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