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0000001/2024-00275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东安县大庙口镇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大庙口镇应对极端天气专项处置实施方案
一、组织指挥
指挥长:书记(镇长)
职责:负责组织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全面负责指挥灾情处置工作。
1、协调与保障组:组长:分管应急领导,副组长:应急办主任,成员:镇应急救援队、所在村(居)委会应急救援队、供电所、自来水公司、通信公司人员。
职责:负责灾害处置综合协调工作,负责灾情信息的收集、核对、汇总和上报工作;负责和协调乡镇供电所、自来水公司、通信公司等对损坏的基础设施的抢修工作,负责应急人员的物资和生活保障,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分配工作,组织开展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工作。
2、交通疏导组:组长:分管道路交通领导,副组长;派出所所长,成员:派出所干警、执法大队、各村辅警。
职责:负责对镇内因灾害中断的干道进行应急抢通和养护管理,组织镇内各村(居)及时开展辖区内主要干线公路及通村公路的积雪清扫、融冰化雪、树木路障清除和抢险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疏导交通和适时采取的交通管制工作。
3、生活救助组:组长:分管财政领导,副组长:财政所长,成员:财政所、民政所人员。
职责:负责镇内受灾救灾和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等工作,及时将救灾救济款粮和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滞留在道路上的司乘人员提供防寒、食品和饮水等保障, 联系协调保险公司依法及时做好灾后保险理赔和给付工作。
4、安全生产督导组:组长:纪委书记,副组长:纪委副书记,成员:纪委委员。
职责:负责对辖区内危险房屋、老旧小区危旧住房和大饭店、学校、养老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企业安全巡查和防寒防冻督导工作,视情责成施工单位、有关企业停产停工,将倒房群众和危房中受到灾害威胁的群众安全、及时、有序地转移到避难场所。负责督导安全生产领域受灾情况的监测、统计和报告工作。
5、农业工作组:组长:分管农业领导,副组长:协管农业领导,成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
职责:负责种植业和养殖业受灾情况监测、统计和报告工作,指导做好大棚、养殖场畜禽房舍的加固和防冻防压工作,指导、协助大户集中区、蔬菜基地的农作物防冻救灾、抗雪保温和生产恢复等工作。
6、医疗卫生组组长:组长:分管卫健领导,副组长:社会事务办主任,成员:卫生院人员、所在村(居)委会村医。
职责: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对受灾伤员进行救治,负责灾区疫情监测和防疫工作。
二、预警行动
响应级别 |
对应 预警 |
预警行动 |
Ⅱ级 |
黄色 蓝色 |
1、镇分管应急领导在岗值守,全面部署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2、组织各村(居)委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加强值班值守,在重要路段安排专人执勤,指挥疏导交通。 3、做好除雪、化冰等装备物资的准备,在重要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安装减速带以及防范雨雪冰冻天气提示标识。 4、加强电力、通信、供水设施的运行监测,抢修抢险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必要时组织局部除冰,确保电力、通信、用水运行稳定。 5、组织工作人员利用村村响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提示群众减少户外活动、交通出行,防范小火亡人,做好用电安全。 6、对地质灾害点、农村危房、临时建筑物、农贸大厅等场所以及广告牌匾进行检查,及时转移安置人员,防止倒塌伤人。 7、加大对辖区内工商贸企业的指导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对生产设施、设备、管道的检查力度,做好防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8、指导各村(居)委会做好种植、养殖行业防冻防压准备工作,加固大棚、养殖场畜禽房舍,落实灾害防御措施。 |
Ⅰ级 |
红色 橙色 |
在蓝色、黄色预警行动的基础上,加强以下措施: 1、严格落实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镇机关工作人员、驻村干部取消休假,全体工作人员做好主要道路铲雪除冰的应急准备,对积雪、结冰严重的路段提前实施交通管制。 2、组织召开会商会,派出所、应急、交通、民政、财政、农业、电力等部门依职责分工做好应对雨雪天气的先期准备工作,落实灾害防御措施,及时报告各自行业领域应对雨雪天气的准备情况。 3、镇应急救援队伍进入临战阶段,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镇财政所做好资金储备保障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资金,应急办做好灾情收集和上报准备。 4、组织开展高风险点应急演练,必要时,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和重要物资。 |
三、应急响应
响应级别 |
响应条件(具备之一) |
响应行动与处置措施 |
Ⅱ级 |
1、镇内3个以上6个以下村(居)委会积雪深度在5厘米以上,或出现直径5毫米雨淞(电线覆冰)或道路结冰1cm以上,或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在0℃以下,且预报雨雪天气持续; 2、造成1-2人重伤(失踪、被困);或需转移安置5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下的灾害事故; 3、造成2个以上5个以下通村(居)委会公路受阻或中断,对居民出行产生较大影响; 4、造成2个以上5个以下村(居)委会电力设施破坏或供水中断,或100户以上供电供水中断24小时以上,影响居民基本生活。 |
1、镇长负责指挥调度与应对工作; 2、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3、镇应急救援队伍协调交警中队、派出所进行交通疏导、清扫积雪清除路障和抢险救灾; 4、党政办协调有关单位进行电、水、气等基础设施抢修工作;5、应急办协调组织企业、学校、超市、密集场所开展安全排查,消除隐患和危险,转移安置受灾受威胁群众,并会同财政所对受灾受困人员和群众进行生活救助; 6、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负责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防冻抗灾与生产恢复、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设施的安全检查,配合做好防冻除雪,指导应急处置; 7、镇卫生院做好伤员救治。 |
Ⅰ级 |
1、6个以上的村(居)委会积雪深度在5厘米以上,或出现雨直径10毫米以上雨凇(电线覆冰)或道路结冰2cm以上,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在0℃以下,且预报雨雪天气持续; 2、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1人以上死亡;或需转移安置5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灾害事故; 3、5个以上通村(居)委会公路受阻或中断,对居民出行产生严重影响; 4、造成5个以上村(居)委会电力设施破坏或供水中断,或200户以上供电供水中断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居民基本生活。 |
在二级响应行动的基础上,加强以下措施: 1、书记负责指挥调度与应对工作; 2、镇政府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到位,赶赴救灾一线; 3、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向社会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抢险救援设施、设备; 4、启用突发事件应急专项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必要时启动财政预备费,为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提供资金保障; 5、镇班子成员分赴带片村(居)委会组织应急工作,书记、镇长靠前指挥,必要时请求市相关部门、社会力量予以支持救援。
|
四、高风险点应急处置要点
(一)高风险点
1、城镇主干道、村(居)委会主干道、事故多发路段、山路、急弯陡坡路段、桥梁;
2、地质灾害点、农村危房、临时建筑物、易折断树木;
3、电力、通信、供水等设备设施;
4、学校、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5、易受冰冻天气影响的种植、养殖产业;
(二)预防要点
1、预防措施:低温雨雪冰冻红色预警后,山林区道路及时封闭,镇政府在关键卡口设置劝阻站,拦截进山车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镇村干部分片指导种植养殖大户、易坍塌建筑做好防冻减压准备,加固大棚、养殖场畜禽房舍,提前转移居住人员;利用宣传工具提示群众减少户外运动,防范小火亡人,重要桥梁提前撒盐防滑。
2、禁止行为:冰冻后,禁止非抢险救援车辆进入山林区,严禁居民封闭门窗炭火取暖。
(三)处置要点
1、及时将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传达到各高风险点;
2、加大对重点路段的执勤值守,及时清除冰雪,安装警示标志,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3、加大对小火亡人、用电安全的宣传力度;
4、及时撤离易倒塌住房的人员;
5、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抢修车辆做好防滑防冻措施;
6、对易受影响的场所采取停课、停业、停止集体活动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