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进东安 > 文化旅游 > 民俗风情
分享到:
打包
  • 2025-04-17 14:47
  • 来源: 东安县志
  • 发布机构:
  • 【字体:    

东安民间酒席一般兴十大碗,其中有三碗是不吃的,一碗是黄巧肉(油炸面团里面包着肉)、一碗是扣肉(巴掌大的猪肉)、一碗是鸡肉。这三大碗菜一般都是煮成半生半熟,不放任何作料,分别端出来的时候,每人两块,夹来放在自己前面的桌面上。过后,主人给每人张粗纸,粗纸上贴一块小小的红纸,用来包菜这就叫“打包”,这个“包”叫“菜包”。再后来发展到客人告别主人时,主人还要给每人发个“茶包”,里面包的都是糖果点心之类,常见的如棕子、糍粑、花生等,说是带回去让老人和孩子“接包”。这些糖果点心都是主人的嫡亲送来的,“茶包”的大小,象征着主人嫡亲的多少。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代。东安人受舜文化的熏陶,很讲究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很讲究礼貌。在民间,一人出外吃喜酒,村人习惯说一句:“多喝几杯!”出外的人说:“晚上来我家接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认为谁家老人和小孩也不在乎一个“菜包”和一个“茶包”,有的还嫌吃完酒席每人提个“包”不方便,所以,石期市一带干脆每人发一个“红包”,里面装上十块二十块钱,代替“菜包”和“茶包”。

关于打包,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贤惠的媳妇叫美娘,美娘的丈夫早早去世,身边有一个阿婆和一个儿子。阿婆年老,儿子年幼。按东安的习俗,六亲九眷办喜事,由丈夫带上礼品去吃喜酒,丈夫死了,就由成年的儿子去,儿子未成年,就不得不由妻子顶替。美娘每次到亲戚家赴宴,总是将好吃的悄悄留下,用手巾包起来放在衣袋里。旁人问她:“你不吃包起来做什么?”她说:“我经常在亲戚家吃好的,阿婆和儿子在家很苦,留着带回去让他们也尝尝。”大家很感动,也像美娘一样,将好吃的留下包起来带回家,让老人和小孩分享。后来就形成打包习俗。


相关政策
Document
友情链接

主办:东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安县数据局(东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地址:东安县车站路133号  邮编:425900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0746-4239377(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箱: dadzzw@163.com  湘ICP备16008386号
湘公网安备431122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4311220001

  • 监督一点通
  • 三湘e监督
  • 湖南省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