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三高四新”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2.“十个统筹”: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统筹好稳和进、立和破,统筹好稳增长和稳预期,统筹好扩内需和优供给,统筹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好城市和农村,统筹好园区内和园区外,统筹好‘条’和‘块’,统筹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统筹好开源和节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3.“八大行动”
产业培塑行动,创新提升行动,激发需求行动,改革攻坚行动,主体强身行动,区域共进行动,安全守底行动,民生可感行动。
4.“七个聚焦发力”
2023年11月,省委书记沈晓明来永调研,对永州下一步工作提出七点意见:要着眼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上聚焦发力;要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聚焦发力;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上聚焦发力;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聚焦发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焦发力;要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在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上聚焦发力;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上聚焦发力。
5.“六大战略支点”
战略使命,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三区两城”,即加快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化生态旅游名城。战略方向,坚持向南向海向外。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一核”,即加快推进零冷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两轴”,即在市域北部打造以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在市域南部打造以高加工度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三圈”,即推进中心城区与祁阳、东安、双牌一体化发展,打造30分钟“同城圈”;推进中心城区与县及县域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60分钟“协同圈”;利用高铁、航空快速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盟自贸区,形成90分钟“融入圈”。战略抓手,通道、平台、产业。战略执行计划,半年谋划、一年起跑、两年加速、一年半冲刺。
6.“三重一主”
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和主要经济指标。
7.“三走三抓”
走上去抓争资上项,走出去抓招商引资,走下去抓帮扶解困。
8.“五五一”发展思路
围绕打造产业集聚、城乡融合、生态宜居、民生幸福、平安善治五个新样板,大力实施园区攻坚、乡村建设、环境提升、共建共享、县域治理五大行动,努力成为湘南地区新的增长极,奋力建设现代化新东安。
9.农村“三路”
乡镇通三级路、旅游资源产业路、新村与撤并村间便捷连通路。
10.“两项补贴”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1.“两重两新”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主要涉及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是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来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12.“送解优”
“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通过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3.“赋码访企”
所有访企公务活动,包括调研参观、督查检查、监管执法等,都必须使用“湖南营商码”进行扫码入企,确保过程“全留痕”。
14.“七大攻坚”
内需扩量提效攻坚、产业育新培强攻坚、科技创新赋能攻坚、改革开放重点攻坚、环境优化提升攻坚、安全强基固本攻坚、民生补短提质攻坚。
15.“三个一”联企制度
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已建项目、一个在谈项目、一个在建项目。
16.“智改数转”
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17.“五好”园区
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
18.“三类用地”
园区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空闲)土地。
19.“两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0.“五个一”工程
实施编制一个规划、讲好一个故事、严格一个标准、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21.“蔬十条”
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支持永州蔬菜出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简称。包括“拓展内外贸一体化大通道”“深化物流通关便利化改革”“提升蔬菜现代化种植水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高能级蔬菜品牌矩阵”“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强化智力支撑”“强化用地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强化组织保障”十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旨在全方位推动永州蔬菜出口高质量发展。
22.“千万工程”经验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实现了浙江乡村由“脏乱差”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蝶变,创造了整省全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样板。
23.数字乡村
涉及加快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整合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基层组织等多方面信息数据资源的有效融合。
24.“四好”农村路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5.乐业小站
通过统一的视觉形象、统一的数智服务系统,推动就业服务窗口前置,为辖区居民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招聘、职业培训、权益保障等“全链条”“一站式”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站点。
26.一站式公共服务
整合多种服务,办事群众可以通过一个窗口或一个平台获得各种服务,不需要分散到多个地点或使用多个平台。
27.“五防”安全教育
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自然灾害、防溺水、防网络诈骗教育。
28.“三管三必须”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29.“三保”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30.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31.“四下基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2.派出所主防“12345”模式
紧扣“两队一室”改革“一条主线”,完善快反“135”、社区警务“两大平台”,构建巡防巡控、风险研判、科技赋能“三大体系”,加强上下联建、矛纠联调、警保联动、警民联防“四联联动”,深化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制防“五大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