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凭借“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到非遗赋能的中国经验”案例成功入选全国20强,成为湖南省唯一上榜项目。该案例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132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展示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并作为典型代表参与大会主题对话。
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州花垣县,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和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当地依托苗绣、苗族鼓舞、赶秋节等非遗资源,创新“非遗+旅游”发展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走进十八洞村,游客可以欣赏原生态的v苗族鼓舞表演,参与热闹的赶秋节庆活动,体验传统苗绣制作,学习古法扎染技艺,品尝特色非遗美食。完整的“可看、可学、可做、可带”非遗旅游产品链已经形成。
1月至9月,十八洞村共接待游客48.1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8.7357万元。其中,苗绣产业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绣娘人均年收入达1.5万至5万元。
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负责人介绍,十八洞村将传统村落风貌、非遗资源与旅游场景有机结合,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嵌合的文化空间,让非遗从“逐渐遗忘的记忆”转变为“村寨里的日常”。
十八洞村的非遗旅游经验已获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国家5A级景区等称号。这种让村民成为文化传承与旅游服务“双重主体”的做法,在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平台推介,为全球非遗保护和文旅融合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杨元崇 肖弘哲 吴柯 康文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