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油饼在油锅里滋滋作响,冰糖水果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高高挂起的灯笼和五彩斑斓的旗帜在风中相互应和……1月22日上午9时,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中心广场,已是一派热闹。
“李主任您来了,请您再帮我把把脉!”记者在一排提供便民服务的“红色帐篷”中,看到了楠竹山镇卫生院摆设的“摊点”,湘潭市名中医、湘潭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李琳主任医师现场义诊。
“最近怎么样?睡眠好些了吗?上次开的药管用不?”李琳与前来复诊的34岁林辉(化名)寒暄起来,手里翻着笔记本查找林辉之前的就诊记录。
记者发现,李琳有两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的全是楠竹山镇老百姓的“健康账”。
“他们不一定每次都记得带病历本来找我,所以我习惯自己记下来,复诊的时候能更好地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李琳说。
2023年5月,湘潭市卫生健康委启动了“第一书记”派驻项目,开启了楠竹山镇卫生院与湘潭市中医医院深度合作,两院联合打造了“李琳名中医工作站”。李琳每周都会到楠竹山镇坐诊,久而久之,她已成了当地患者的“老熟人”,她的笔记本,也越来越厚。
“李主任让我服中药调理一段时间了,我的睡眠质量得到很大改善,起夜明显减少。”林辉告诉记者,近年来,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大有提升,大家看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楠竹山镇卫生院的中医康复综合治疗区里,果然“床”无虚席——前来做艾灸的、拔罐的、扎针的、推拿的人都有。
“在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的推动下,我院积极推进中医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丰富了治疗手段,开展了28项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2024年,我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比提升至40%左右。”楠竹山镇卫生院院长曾电波介绍。
“这是我第四次来做艾灸啦,效果很好,腰没那么痛了,价格也不贵,我很满意。”66岁的黄阿姨一边做理疗,一边连声称赞。
曾电波告诉记者,为响应“中医基层化”的号召,该卫生院设有独立的中药药房及煎药室,配备了2名专业中药工作人员。目前,中药饮片种类达到302种,中成药品种也有92种,可以很好地覆盖群众的就医需求。
不仅如此,该卫生院去年还建立了家庭医生社区服务站。居民在服务站便可享受到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以前看病治疗要跑到镇上的卫生院,现在有了家庭医生社区服务站,我在出门买菜的路上就能做基本的健康检查和中医康复治疗,真是太方便了!”爱国社区的居民李阿姨对此赞不绝口。
“楠竹山镇的老年居民较多,我们经常组织群众代表召开健康恳谈会,从他们的日常需求出发,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楠竹山镇卫生院业务院长李超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健康守护‘零距离’。”
(文/周阳乐 程亚轩)